為進一步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增強社會誠信,促進金融市場參與各方公平有序,在2023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之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發出如下倡議:
金融機構要堅持金融為民,營造誠信金融環境
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將消費者權益保護理念和誠信文化建設融入業務經營與風險防控全流程。
樹牢法治觀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和服務承諾,及時、高效解決客戶投訴問題,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積極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堅守誠信底線,在產品設計、產品銷售、提供服務等環節加強評估和監測,將合適的產品通過合適的渠道銷售給合適的人。
強化人員管理,樹立服務至上,誠信第一的理念,提升員工誠信意識、服務意識和綜合能力水平,做到不夸大宣傳、不惡意誤導。
推動金融知識普及,承擔起宣傳金融知識的義務和責任,強化風險提示與信息披露,傳遞好金融正能量、展示出金融新形象。
金融消費者要堅守誠信底線,自覺提升金融修養
倡導金融消費者講誠信、守底線,培養良好的金融消費習慣和健康文明的金融行為,強化風險責任意識和誠信契約精神。
儲備必要的金融知識,了解不同金融產品的特點和風險,掌握基本的財務分析和預算方法,了解金融市場的趨勢和規律,提高自己的金融素養和風險識別能力。
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充分考慮個人的經濟狀況、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目標,合理規劃金融消費,避免過度消費和盲目投資,有效回避財務風險。
選擇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認真了解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內容、特點以及風險,仔細閱讀合同、協議和相關文件條款,特別留意重點提示內容,確保理解后再簽字、確認。
依法理性維護自身權益,不傳播金融謠言,通過正當的途徑進行投訴和維權,遠離非法“代理退保”“修復征信”等陷阱,提高風險責任意識,履行誠信契約精神。
匯聚金融力量,共創美好生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堅持不懈的目標。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使“誠實守信”成為金融機構、金融從業人員和金融消費者的自覺行為規范。讓誠信文化扎實落地,營造守信互信、共踐共行的良好氛圍,為促進和諧金融環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